北京科技新闻网

社科院尹振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走出特色之路

   栏目: 热点新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30 15:04:14   阅读量:14613   

日前,由中国网金融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科技数据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日前,由中国网金融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科技数据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支持的2022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线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坚守诚信,创新智慧金融为主题,邀请了总行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行业专家,入选2022年中国网络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及引领者的中小银行董事长或行长代表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中小银行数字化突围之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尹振涛表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要走符合中小银行特点的道路。

二是绘制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小银行要结合自身特点,客户需求和发展需求,明确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对本行的系统,数据,技术,产品,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流程,企业文化和整体架构设计进行科学规划,绘制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是构建内外联动,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首先,中小银行要建立适合自身规模和业务特点的数字化系统,充分利用外包服务商和系统模块其次,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在财务云上搭建一些系统,充分利用外部的计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是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中小银行要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有效共享,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同时,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数据安全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数据安全管理职责

第五,要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机制相比人才引进,中小银行更应该注重内部数字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同时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要结合本地特色和国外情况,加大复合型人才和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伙伴,同行组织的合作,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中国网财经举办的2022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与中小银行的董事,行长们共同探讨当前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2年1月底,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全面提出了金融机构数字化的原则,框架和目标,为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明确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着先天的瓶颈和明显的优势

从劣势来看,首先,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字化管理理念和数字化治理文化尚未形成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小银行受益于银行在身边的经营理念,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这与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模式和非接触式服务不相适应其次,中小银行在人才基础,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正在拉大,因为科技投入和技术更新需要较长的投资周期和较大的资金投入当然,从优势上看,中小银行的船小好调头也给了他们更多的试错机会对于需要整体战略调整的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可以更快地实施自上而下和部门联动,容错空间更大,机会成本更低同时,由于中小银行的决策机制更加灵活,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外包和辅助数据也会更加灵活便捷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符合时代,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走符合中小银行特点的道路。

第一,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服务小微实体和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工作的主旋律,也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根据自身特点,着力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

第二,画出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小银行要结合自身特点,客户需求和发展需求,明确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对本行的系统,数据,技术,产品,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流程,企业文化和整体架构设计进行科学规划,绘制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三,构建内外联动,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首先,中小银行要建立适合自身规模和业务特点的数字化系统,充分利用外包服务商和系统模块其次,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在财务云上搭建一些系统,充分利用外部的计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第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中小银行要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有效共享,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同时,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数据安全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数据安全管理职责

第五,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和吸引机制相比人才引进,中小银行更应该注重内部数字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同时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要结合本地特色和国外情况,加大复合型人才和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伙伴,同行组织的合作,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