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挑开云雾的帘;一线,串起大山的年。蝴蝶从古老的歌里醒来,在丝线上煽动翅膀,唤醒了整个十八洞村的春天。近日,依文·中国手工坊携手十八洞村,共同打造立体手工刺...
一针,挑开云雾的帘;一线,串起大山的年。蝴蝶从古老的歌里醒来,在丝线上煽动翅膀,唤醒了整个十八洞村的春天。近日,依文·中国手工坊携手十八洞村,共同打造立体手工刺绣团扇。这一合作不仅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许多珍贵的手工技艺因缺乏市场关注而逐渐式微。多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跋山涉水,深入贵州、云南、西藏等偏远地区,记录苗绣、彝绣、藏毯等传统工艺,并与当地手工艺人建立长期合作。通过“深山集市”等平台,这些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的作品得以走进都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除了商业赋能,依文·中国手工坊还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依文团队在140多个村落建立了1600座家庭工坊,建立了“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目前,数据库中已经收录了8900多种纹样,25000多名手工艺人。这一举措可以将民族纹样和传统手工艺融入时尚元素,更加满足都市年轻化、时尚化的需求。
近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携苗绣、蜡染等非遗技艺亮相时装周等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与全球设计师的跨界合作,传统手工艺被赋予国际化表达,真正实现“让世界看见中国手艺”。
未来,依文·中国手工坊将继续深耕文化赋能,探索“非遗+科技”“非遗+文旅”等新模式,让中国手工艺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